高中作文帮助中心 | 高中作文辅导 | 体裁作文 | 满分作文

心牢,散文1000字

87人看过作文大全网

真是为那只画眉感到悲哀。它飞出了铁制的牢笼,却摆脱不了心灵的牢笼,任由内心限制着自己,空误自然美景,徒留一身疲惫。

内心的限制如同一座座隐形的牢笼,悄悄地将一颗颗原本自由的心束缚。“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本是塑造完善的人格的金科玉律,却因人性的胆怯懦弱而成为了扼杀创意和灵感的可怕魔咒。在模糊认知的迷惑下,在传统思想的熏陶下,在一次次因勇敢尝试而流血受伤的经验的告诫下,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心画了个窄窄的圈,名为保护圈,实为无形牢。牢里的心巴望着牢外的风景,却不敢出界,其实,只需勇敢地跨出牢笼,生活充满精彩。

为了突破内心的限制,我们应对模糊的认知抱有一探空间的好奇与追根究底的决心。模糊的认知使我们对未知区域充满了恐惧与避让,让探索生活的心灵不敢涉足。因此,只有鼓起勇气、坚定不移地对未知探个究竟,我们才有可能为心牢卸下一把锁。

如今,司空见惯的闪电曾被无知的人们理解为“上帝的震怒”,于是,对闪电的躲避大大限制了人们的生活,直至富兰克林通过科学手段将闪电引到自己的小屋,研究后发现闪电只不过是自然的物理现象,世人的心理戒备才终于放下。富兰克林对未知探了个究竟,以真相突破了限制。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内心惧怕的对象了熟于心,我们才可能鼓起勇气逃出心牢。黑格尔有言:熟知即非真知。看似荒谬,其实鞭辟入里。传统的、为人们所熟知的“真理”无形中加筑了心灵的牢笼,使人们变得循规蹈矩。为了动摇心牢的根基,我们需要质疑的声音。

亚里士多德“重物落得快”的理论曾为人熟知且深信不疑,直至伽利略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对权威质疑,人们才突破权威对心灵形成的限制。人们总以为传统的、权威的便是正确的,因此从未用质疑来为心灵开辟一条正确的道路。而敢于质疑,敢于让自己的灵感与世界碰撞,碰撞产生的火花才有可能照亮我们逃离心牢的道路。但心灵的最可悲之处并不是无知或囿于常规,而是明知可做、应做,却因为害怕世俗的眼光而畏缩、躲避,用无为的处世之道将自己束缚。哲人说:天才知道该放下什么。我们也许不是天才,但懂得放下,为心灵除去多余的我们会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扶老人”事件无疑为世人的心又多加了一道限制,对世俗眼光的车让我们在良心面前左右为难。其实,放下世俗的顾虑,遵从心灵的指引,用关爱消融人心的坚冰,我们便能成功逃脱心牢的束缚,感受世界的美好。

真是为高斯感到庆幸。他没有被“百年难题”束缚住心灵,无知无畏地用才智将其攻破,逃脱了心牢的限制。勇敢地跨出心牢,让自由的心领略广阔的风景。

  推荐阅读:
  • 奋斗,抒情散文200字

    或许你是失意的,你身无分文,你众叛亲离,你在一片漆黑里摸索,你总是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却在一片辉煌里,颗粒无收。 你曾质问上帝,为何你的人生是以悲剧结尾的励志话剧。 你不敢相信,自己竟沦落到这般田地。 因此,

  • 一壶清酒,诗意天空,抒情性随笔散文900字

    回望历史沿岸,浸朔那一道道风尘的沟壑。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魏武帝扬鞭东指既做天涯,壮心不已;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南山间他们选择了历史,选择了永恒。纵使谄媚诬蔑其言,也

  • 树下岁月,随笔散文900字

    我最爱的地方,一直陪伴我的它,见证我的生活,见证我成长的奇迹,只有它! 在它的怀抱里,满载着我的岁月。它是我的朋友,它看着我的成长,我也默默注视着它的年迈。它也是我的老师,挺拔的身躯教我傲骄做人,也让我明

  • 这样的画面,令我流连,优秀散文500字

    一年一年的春天肆意,柔软的风吹动了一阵阵回忆,那些美好的画面,令我流连。 明媚的初夏,午后三时的阳光绽放成蔷薇,我趴在草地上,嗅着青草的气息,从这样的视角望去,远远的是蓝蓝的天和干净轻柔的云,终于没了高楼

  • 童年意趣,叙事抒情散文800字

    忆当年,堂前的褶皱的窗,鬓白的苍老的墙,都不复了当年模样。却道是,任他白驹过隙,石火梦身,也要回溯到那朦胧中的茅屋数间,即使那时的纤云不再弄巧,飞星不再穿恨,银汉也不再迢迢暗度,也会有些许微茫的瞬间,温

本文链接:https://www.pxxjyj.cn/377980.html

《心牢,散文1000字》评语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