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帮助中心 | 高中作文辅导 | 体裁作文 | 满分作文

我眼中的阅读

115人看过作文大全网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本来生于天地之间,却因文明日繁而心萦于世务,身陷于尘网,不得亲近自然,在钢筋水泥与桌椅之间,唯一使我们能亲近自然、了解自己的方法,即是阅读了。

若说文字是有灵魂的,那么由万千文字组成的文章便是一篇灵魂史诗,我眼中的阅读,需要我们去体、会、悟。

对于阅读起始的年龄,在我看来,并不局限于识字之后,反之,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阅读。那时的阅读,可以是广告牌上零星几个大字,抑或是商标上一串串英语字母。即使看不懂,也无伤大雅,因为那只是阅读的第一阶段——体验。阅读,并不需强求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每一层深意,阅读先是一种美的体验:体验语言华丽或朴素之美;体验结构错落或工整之美;体验选材新颖或平凡之美……这些体验都是直观而感性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人类是如何进步的?答曰:由感性变为理性。阅读的进步也是如此,在体验之后就是领会。那位陶潜先生曾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早在遥远的晋代,领会就已占据了阅读目标中的一席之地。领会是更深一层的体验:领会作者意图;领会特殊含义;领会写作手法。领会的过程,更像是一个分析的过程:为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而不是又到、又过?为什么东坡正值壮年却要在《江城子》中自称“老夫”?子厚笔下的驴与虎真的仅仅阐述了蠢驴活该被智虎吃的道理吗?凡此种种,都是需要我们在阅读中去领会的。

刚才讲了感性到理性的阅读阶段,颇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意味,而阅读的最高境界,类似“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玄妙——即是“悟”。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气”从何而来?自然是悟来的。在阅读的天地中渐行渐远,就会发现语言、结构、立意等都不再重要。那些流传千万世的经典,看似平淡无奇,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充足的“悟”的空间:《夸父追日》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愚公移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远见;《陈涉世家》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志向……在悟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文章字里行间的精气神,并将其吸收、消化。所以说,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其最根本,就是以文字的灵魂,塑造我们的灵魂。

然而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的纸张阅读方式逐渐被各类电子读物取代,各类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低头族”阅读的身影:或是捧着电子书;或是翻着各类社交媒介中零碎的段子。科技已经带我们走向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如同由各种布片组成的一件衣服,即使每片布都是高级的绫罗绸缎,也毫无美感而言。

话又说回来,“碎片化阅读”能很大程度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且耗时不多,故可以尝试,但始终不应被当作最主要的阅读方式。

体验、领会、悟得阅读之美,以文字的灵魂重新塑造我们的灵魂。“人本来生于天地之间,却因文明日繁而心萦于世务,身陷于尘网。”由尘网入,自尘网出,阅读万卷书,行走天地间,这就是我眼中的阅读。

  推荐阅读:
  • 一张记忆中的“明白卡” 高一作文500字

    记得小学时,学校曾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明白卡。封面是红色的,里面是填写学校关于收费的数据表。那时候,学校收费很严格,一律先交钱再报名,付不清钱还得托人说情或担保。当然,小学免去学杂费已好几年了,但明白卡的

  •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是春天的象征,是梦中的仙境。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是黑夜中绽放的烟花,是迷人的璀璨,是缤纷的色彩。 我认为语文课堂是放松的时刻,是享受的时刻,享受那些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的

  • 记忆中的雪

    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有了暖冬这个词。这些年来人们都把暖冬挂在嘴上,冬天似乎都不太冷了,下雪便也罕见起来了。今年入冬以来,几乎没有太冷的天气,很少有零下的日子,三九严寒的冬季变得暖和明亮起来了,的确使人感觉

  • 心中的黄河作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

  • 心中的目标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的一句诗。这句话写出了我们既然坚定了信念,就应该照着目标去努力。 一个人坚定了目标,决定了从此以后要走下去,那他就应该坚持

本文链接:https://www.pxxjyj.cn/210634.html

《我眼中的阅读》评语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