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帮助中心 | 高中作文辅导 | 体裁作文 | 满分作文

琅琊榜观后感

79人看过作文大全网

历史小说很难写,因为小说要能合上真实的历史事件,另外在史料空白处添加合理的想象,把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方为上乘之作。现如今有了架空类的历史小说,写手就完全摆脱了这个严苛的限制,自由发挥的空间变成无穷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琅琊榜》虽是宫斗题材小说,构思格局不落俗套,伏笔埋得巧妙,草蛇灰线。节奏紧凑的负面是情节发展得有些过于理想化,逻辑严密性也欠缺,但是看这种小说是不应该多想的。

书中人物的名字取得太不讲究了。比如我一开始看见“夏冬”这个名字,心想作者是以此来暗示这个人物命运坎坷内心纠结,后来发现她的师姐师兄叫夏秋夏春,而作者自己的笔名海宴就来自于海鲜宴席,心知自己想多了。“霓凰”,也许就来自于黄色的霓虹灯,“泥黄”还不如“土黄”叫得顺口。

如果我看到好的影视作品,并得知其改编自小说,一定去找原著来一睹其原始文字风貌。但是如果我读过一本好书,而这本书后来被拍成影视作品,慕名而往,却往往扫两眼就没有再往下看的兴趣了。桐华的《大漠谣》和《云中歌》都被电视毁了,《步步惊心》也一般。制作并不粗糙,演员颜值也高,问题在于绝大部分演员演技实在太差,分分秒秒提醒你他们在演戏。我觉得桐华最好的小说是《长相思》,讲的是发生在《山海经》描述的上古时期的故事,有对于桐华而言极罕见的喜剧结尾,画面感极强,男猪脚符合诗经和论语里关于男子容貌品行的所有高标准描述,特别适合于拍成电视剧的,将来可千万别再被糟践了。

听说《琅琊榜》电视比《甄环传》好看,于是几乎从不看电视剧的我按耐不住了。吃午饭,洗收衣服,收拾屋子的时候都同时赶剧。确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人们说太忙没时间做某件事的时候,其实只是不够想而已。

电视剧确实充分发挥了表达方式的优势,画面唯美。电视剧把故事背景定于南北朝,但是官制(三省六部不是隋朝才有的么),发式(那时候在正式场合汉人的头发不会编成麻花的吧),称谓,名讳……

不是说了不要多想吗?!是是。接着说。

服装,我一直喜欢唐朝以前的甚于以后的。宽袍广袖,峨冠博带,最能体现华夏文明之风采。个别发型丑得要哭,誉王妃和靖王妃没过门的时候都整得跟村姑似的。这两个头大概是没开窍的实习生做的。

配乐作曲优美,但是音效漏洞较多,不够逼真,室外戏也听起来就像是室内。还有,我不知道现在拍片子是不是都用大量的配音演员,剧中很多人的音色吐字都像是经过非常好的专业训练的,但口型有时对不好,让我有看译制片的感觉。

剪辑很有独到之处,形成一种简洁清爽的叙事方法,原著也是通篇只一条主线。

影视作品表现力最重要的一环是演技,两位男主角都演得蛮合适的,但是女主角每次哭的时候我都觉得她其实想笑,因为嘴咧得很大眼泪却不多。演夏冬的演员比她强多了,一说到痛处眼圈立马就红,真的是好像那种表面刚强一肚子苦水的人。刚看到个帖子说好几名配角包括夏江和黎纲都是副导演和执行导演们扮演的,真是会玩啊。

这部小说和电视剧没有用啃猪脚滚传单(赞一个),甚至没有用大篇幅渲染儿女情感调味,而能做成一道几乎有口皆碑的佳肴,成功于食材的质量和厨师的技艺。(这篇文章到现在才说到吃,不容易啊!)忠义二字,在五浊恶世里越是被逐利的脚步踩踏

  推荐阅读:
  • 观《暗黑者》有感,小学观后感800字

    这个世界不需要法外执行人,需要的是健全的法制。 暗黑者,这是部值得探讨的网络剧。例如剧中费雪先生签约仪式被毒杀的案子。化工厂排污导致一个村子里所有村民化学感染,皮肤坏死,村庄消失。外国财团在获得化工厂带来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后感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又是一个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匆匆走过了七十个年头。为了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我们怀着虔诚之心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

  • 电影《战狼》观后感

    《战狼》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故事及其简单,但是剧情极为紧凑。故事讲诉吴京饰演的冷锋在一次行动中违抗军令打死了片中倪大红饰演的大反派的弟弟,要被开除出队,却意外得到了神秘部队战狼的接纳,在新的特种部队中,

  • 电影《战狼2》观后感

    说起《战狼2》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个暑假里,这部电影点燃了无数观众的爱国热情。我和儿子是先在网上看了《战狼1》后主动追剧到电影院的,虽然已经看过几天了,但仍然对电影中的情节和放映厅经久不息的掌声记忆犹新,

  • 《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

    小小的肩膀撑起了一片蓝天;弱弱的身躯背负着一个家;大大的爱心感动了你、我、他。你是我们的最美少年。 家庭的贫困并没有让你们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亲人的离去也没有将你们就此打败;生活的苦难也让你们迎难而退。你们

本文链接:https://www.pxxjyj.cn/197271.html

《琅琊榜观后感》评语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