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帮助中心 | 高中作文辅导 | 体裁作文 | 满分作文

读书札记-蒋方舟《大城市里的死与生 》

115人看过作文大全网

前段时间看美剧《纸牌屋》,男主人公的老婆每天早晨都有晨跑的习惯,有一天,她非常自然地跑入了社区的公墓当中。

这个镜头让我印象很深刻。在国外旅游,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社区周围常常可以看到或大或小的成群墓地,其实也不甚肃穆,很多墓前杂草丛生,但感觉并不 恐怖凄凉,反而很自然。我每路过一处墓地,总是进去转一圈,是出于非常自私的目的:在死去的人当中,能非常确凿地感受到自己在活着。

我曾经看过一个建筑设计,德国西部的迪伦镇,镇东部墓园已开放成公共公园,公园的墓地间修了一个咖啡馆,人们在那里或交流,或回忆。咖啡馆四周都是反射玻璃,墓地景观投射在玻璃上,生者被逝者包围,两者融为一体,只觉得清新和温柔。

比起西方国家,中国城市却少见墓地。

可能有人会说这属于中西方文化差距,是西方笃信基督教的缘故。可是在东方的日本,东京随处可见没有围墙的一小片墓地。日本的墓地上立着方柱形的石 碑,后面还插着象征佛塔的长条木板。曾经看过旅日作家李长声的文章,介绍日本的丧事都由所属的寺庙操办,丧葬费很贵,全国平均大概为14万人民币,而且墓 地不能买,只能租。

我想起中国的坟地。前年年底,我爸打电话,说老家拆迁,把我爷爷奶奶的祖坟给迁了,补偿2000块钱,让我在网上发帖反映一下这件事。我爸一向害怕我惹事,这回反倒是我劝他还是忍让算了。活人被拆迁尚且难反抗,更何况死人。

这是在偏远的小城镇,尚容不下墓地。更毋论大城市了,在中国的大城市,不仅仅看不见墓地,甚至没有什么公共悼念的空间。

第一次有公共悼念的概念,是去年到爱丁堡的某个公园,看到隔几步就有一个长椅,长椅上刻着“纪念我的爱妻/亡父……”等字样,这才发现“哀思”这件事不必凄凄惨惨戚戚。死亡为生者提供便利,这事并不晦气。

北京这座城市,除了远郊的八宝山,其他与生死相关的建筑,便只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可它除了虚构的威严,并不给人其他任何感受,政治化的死亡属于政治,不属于人。

城市里的人,距离死亡越来越远了。“死”沦为修辞学的意义,而在日益鲜亮现代的城市里,除了冬夜街头偶现的路有冻死骨,死亡已不见其具体体现。

古人以“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为挽联,天地间的逍遥山水、清流茂林、良辰美景,生者与逝者共享。现在的人,在人死后烧些纸糊的豪宅豪车,以及劣质得可笑的大面额冥币,与其说是为了逝者,倒不如说是为了欺骗自己:死者生活在另一个比三体星还要遥远而未知的世界里。

人是否觉得死亡可怕,在于与它的亲近程度。作家三毛曾经写过自己逃学去坟场读书,因为坟场安静,她写:“世上再没有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越逃避死亡,就越恐惧死亡。

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作家,曾经讲述,“在北京,最怕去经八宝山那个方向。回老家最害怕看见瘫坐在村口晒太阳的老人和病人。”他去八宝山为谢世的老作家送行,回来后连续三个晚上失眠烦恼,“后悔不该去那个到处都是“祭”字、“奠”字和黑花、白花的地方。”

我小时候,我爷爷逝世,我回老家参加他的葬礼。不知出于什么缘故,我始终哭不出来,后来我父亲一把掀开盖在爷爷尸体上的白布,我看着他苍黄瘦削的脸,一下子就哭出来了。这泪水不是出于悲伤,而是出于恐惧。死亡对我来说,因为陌生,所以惊悚。可是,死亡真的陌生么?

它在我们周遭每天都发生,缓慢侵蚀着生的力量,生命的虚弱、干涸、消遁一刻不停地发生。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永远如是。可是我们愿意去想光明的生的情景,而逃避着死亡的念头。我们厌恶思考从“死”里获取对于我们的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而把它缚在压抑的潜意识中。

如何看待死,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生。读日本中世纪武士道的原典《叶隐》,有四个字在我脑中一直挥之不去:“向死而生”。我想,不以延长寿命为目标的 人生,大概会有些不同吧。三岛由纪夫对此的解读我谨记在心:“我们汲汲以求生之美的同时,倘若过于倔强于生,我们须了然我们恰可能背离我们生之大美。”

  推荐阅读:
  • 夏洛的网读书笔记800字

    第一眼看到《夏洛的网》这书名,我还以为是现在最为流行的网络小说呢!可看了封底介绍才知道原来是美国大作家E?B?怀特写的一部童话小说,在那一刹那,我情不自禁的被这本书深深地迷住了。 《夏洛的网》讲述了一个关于友爱

  •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读书笔记600字

    最近我在网上看了一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勇斗大章鱼》这一章节了。 故事讲到尼摩船长一行人乘坐的鹦鹉螺号客轮从南极脱险后,又遇上了一只长达两米的大章鱼。许多人都在与章鱼的搏斗中悲惨的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600字

    一部辛酸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与祥子漫步在北平的大街上,我感到一丝丝的伤感,一缕缕悲痛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拥有美好的未来,每个人都在不停地为未来奋斗。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憨厚,淳朴,可爱。 到城里打拼,他选择

  • 《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1200字

    前段时间读了《撒哈拉故事》,这也是我看的第一本三毛的书。 看完之后,我就隐隐地想写点什么,但我只看了她这一本书,即使全是叙述性的文字,也只代表一个时期的三毛,而同时吸引我的也是写下这些文字的人,所以钱老关

  • 《草房子》读书笔记1200字

    最近,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它里面的内容深深地感动了我。 一个叫作油麻地的乡村小学校给男孩桑桑留下了快乐又难忘的童年记忆天生秃顶的秃鹤出于对尊严的执著坚守,而演出的令人发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剧;在孩子眼中

本文链接:https://www.pxxjyj.cn/166446.html

《读书札记-蒋方舟《大城市里的死与生 》》评语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