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帮助中心 | 高中作文辅导 | 体裁作文 | 满分作文

永远的雷锋

105人看过作文大全网

有一曲民歌这样唱道:“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曲民歌流变大江南北,流变海外让人们记住一位热于助人的同志――雷锋!

雷锋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他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效力,所以他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周一晚我避开嘈杂的人群,独自一人漫步在校园内,边走边构思一篇作文,走过垃圾桶时看到许多纸片围着垃圾桶。“哪个粗心的家伙干的?真是不道德!”我边不怀好气地说着边绕过垃圾桶,继续去构思我的作文。快到预备时我返回教室又一次绕过垃圾桶,发现一个人佝偻着身子在捡那些散落的纸片,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我曾被校长弯腰拾纸屑而震憾,也曾赞颂过随手拾垃圾的弟弟妹妹们,却不曾为一位老园丁的辛勤劳作而感动,总认为那是他们的职责,总认为是他们嗜财如命,却没有想过他们本该安享晚年的,却没有想过他们本可以得过且过只要不那么脏就可以了――原来我一直把恻隐之心放错了位置。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把雷锋精神理解的太狭隘了。仿佛只有捡钱拾物,乐于助人,才是雷锋精神,却忘了雷锋精神的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辞辛劳,恪尽职守,持之以恒,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一个平凡岗位上的伟人的风采。
老师已经30过头了,但也精神抖擞,讲课精精细细,不留一点马虎,但这

默默的背后,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三年级第二学期时的一天,我们正上着语文课,褚老师在黑板上写单词,教室里格外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清.突然,我感到一阵反胃,说:“老师,我想吐!”褚老师说:“怎么回事?赶紧到卫生间去!”说完便扶着我到卫生间去了。一出教室门,只听“哗”的一声,我吐吐出来了。褚老师把头往教室里一转说:“到操场弄些沙子垫一垫。”只见翟守卫拿起铲子飞快地跑到操场上,弄了许多沙子垫在了教室门口。过了大约五分钟,我和、褚老师都回来了,同学们有的给我喝水,有的慰问我。当发现我没事的时候,大家又继续上课。

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出门,有的吾着鼻子,有的嘴里说着跳过去,有的搞恶作剧,把同学往上面推,可就不见一人拎起扫把打扫卫生,诸老师经过这里,见没人打扫,二话不说,拎起扫把就扫起来,同学们惊呆了,都红着脸,不一会就掀起了“大扫除”,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一个怕脏嫌累的。我望着褚老师,心里默默的想:这不正是我们跟前的活雷锋吗!想罢,我也托起沉重的身体,参加了这次“大扫除”!
雷锋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为当中,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是从他的具体行为认识的,这样人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比较狭隘具体,把扶老携幼、扶微救困、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理解为学雷锋,这当然是误解了。雷锋精神自然朴实无华,并不是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它体现雷锋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锋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

上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无法象他那样做到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理念无法达到像他那样忘私的地步。我们用伟大形容雷锋同志,也说明不是人人能达到雷锋精神,现在我们只能有一部分行为达到雷锋精神的要求,但谁有能肯定未来世界中没人能达到雷锋?正如歌词中所说:“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愿雷锋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生边,我们心边!
  推荐阅读:
  • 永远的友谊,抒情周记900字

    友谊是一杯香浓的咖啡,有苦也有甜,值得去细细品味;友谊是一句贴心的问候,让身处绝境的你,重又拾起了勇气;友谊是一阵清风,为你吹去心头之闷。 她,中等个子,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一双大眼睛镶在绝无瑕疵的脸上,

  • 读《雷锋》有感,感怀雷锋作文500字

    今天我读了《雷锋》这本书,他那先人后己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动。书里写了关于雷锋的许多故事,真是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书中一个故事让我留下了眼泪。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

  • 学习雷锋好榜样,有关给雷锋叔叔的一封信700字

    敬爱的雷锋叔叔你好: 雷锋叔叔,虽然你已经不在人世,但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雷锋叔叔,我今天给你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你,我也像你一样,成为了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 一天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做完作业。天实在太闷了

  •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写雷锋月作文600字

    今年三月是学雷锋月,我家正好有一本《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所以我想通过读一读这本书了解一下雷锋的故事。 翻开扉页,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我不觉产生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要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 学习雷锋好棒样,生活中的雷锋作文800字

    学习雷锋好棒样这首歌,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无数个风花雪月,影响了我们许多人的生命。雷锋,一个伟大的名字,一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雷锋虽然人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他那崇高的精神、灵魂,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pxxjyj.cn/164949.html

《永远的雷锋》评语0